關於翡翠 About Jade

翡翠種水

翡翠的結構、透明度和質地等綜合指標結合在一起簡稱為「種水」 翡翠的種水等級從高至低大致上可分為玻璃種、冰種、糯種、豆種 玻璃種:透明度等級最高,水頭最足。有種無色,質地細透,為玻璃地或冰地。 冰種:透明度和水頭略次於玻璃種,如冰一樣透明,偶可見少量棉絮。 糯種:質地介於半透明與微透明,如煮熟的糯米般透感。 豆種:不透明,可見明顯顆粒狀結構。
Mobile image
翡翠產地
世界上超過95%的翡翠產於緬甸北部。危地馬拉、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、美國、哈薩克也有出產。 緬甸北部:緬甸是世界上翡翠的主要出產國,也是寶石級翡翠的唯一產地。從專業的角度來看,世界上95%以上的翡翠產於緬甸。 危地馬拉:危地馬拉是除緬甸之外,出產商用級翡翠的國家。顏色大多為藍綠,由於危地馬拉的翡翠全部天然,沒有B貨、C貨等加工處理品種,因此受到歐美市場的親睞。 美國加州:美國翡翠的主要發現地在加州。與緬甸翡翠相比,質地差結構粗糙,大多只能用作雕刻材料。 日本新潟:日本翡翠的發現地在新潟縣,魚川市,青海町等。產量低,質地結構粗糙,顏色以綠色,白色為主。大多不能進行雕刻,不具有商業價値,主要還是提供給礦物愛好者收藏。 哈薩克:哈薩克翡翠的主要發現地在喀什市以東110km的伊特穆隆達附近。所產翡翠質地差,結構粗糙,不透明,隙裂多。顏色多為淺綠、暗綠、淺灰、暗灰色。

翡翠顏色

翡翠的顏色有很多,包括綠色、紫色、紅色、黃色、灰色、黑色、白色、透明、水藍色等等。
Mobile image

老坑與新坑

翡翠依照出產方式分為「老坑」和「新坑」,人們將長期受自然界雪水浸泡的翡翠原石稱為「老坑翡翠」。 老坑翡翠:老坑是次生礦,即翡翠形成之後經常風化、地震、流水等等作用改造,其玉性發現了較大的變化,也稱為「老場」。 新坑翡翠:新坑是指翡翠的原生礦,即翡翠形成之後沒有經歷較大的地質作用改造,也稱為「新場」。

翡翠ABC貨

在珠寶鑑定上(以美國寶石學院的教材為基準) 將翡翠的顏色加工分為A、B、C種級別。 A貨翡翠:(Authentic)或(AllNature),顧名思義指全天然的翡翠,包括顏色、質地、光澤、結構等都是天然形成,無人為額外加工。 B貨翡翠:(Bleach)或(Bleachedandimpregnated),由於翡翠的晶體結構,容易卡進雜質形成汙色,將翡翠浸泡於強酸,來去除雜質讓外觀恢復晶瑩,又因經浸泡後,結構會變更鬆散,所以後續會加上灌膠或蠟來補強,因此歷經強酸加灌膠的翡翠就稱B貨。 C貨翡翠:(Co|or)或(Co|orenhanced),翡翠的顏色是是經過染色加工另外還有一種翡翠是經過酸洗、染色又灌膠,含入更多人為加工的步驟,就稱B+C貨。